城市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是城市文化生存的两翼,比翼双飞才能使文化生态保持平衡。
(相关资料图)
孩提时代,母亲给我讲故事,记得格林童话故事中有个魔毯的故事特别吸引我。故事中说有户庄户人家的儿子出外打工,由于他的勤劳,博得了东家的青睐,临离开时东家送给他一条魔毯,这条魔毯很神奇,只要往桌上一铺,念动咒语,桌上马上会变出一桌丰盛的宴席。笔者小时候是短缺经济的年代,整个社会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,饥肠辘辘时想想淡馒头都觉得甜美无比,更何况丰盛的宴席。因此这条铺在桌上的神奇魔毯是令人十分向往的。长大了常常还会想起这个童话故事。
那一年我转岗去担任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,曾经负责过一个“创新上海文化消费商业模式的研究”的课题。上海长期以来,一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、商品最繁荣、市场最活跃、消费最兴旺的城市。
上海素有“魔都”之称,但这一称谓的始作俑者并不是国人,而是一位日本作家。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旅居上海,1923年根据自己在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,在武进路95号的一栋小洋楼里,他写了一本书,书名起先叫《不可思议的上海》,这就是一个外乡人或外国人对上海的感受,但他总觉得这一书名还不足以表达对上海扑朔迷离的概括,最终改名为《魔都》。于是上海的这一别号慢慢传扬开去,至今不泯。
“魔”本来含贬义,但定冠了上海这座城市以后,就变成了褒义,成为一种亲昵的称谓。所以改革开放以后,当魔都邂逅了魔毯,上海就一下子满血复活、涅槃重生。
上海作为魔都的魔力就在于市场经济这条魔毯的宽广与厚实,而上海市民的消费力则是这条魔毯的咒语。今天我们就在这样的魔都魔毯的邂逅中,来窥视和研究文化消费以及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。这也是我后来撰写《魔都与文化消费》一书的初衷。
瞄准文化消费是因为我曾担任了十二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总裁。每年最困扰我的棘手问题之一,就是艺术节六七十台剧目的销售问题。本世纪初叶,上海市民还没有养成文化消费的自觉习惯,而艺术节大容量地集中推出一批剧目,并且票价不菲。这就形成很大的剪刀差,票价贵已成市民呼吁最强烈的文化消费问题。
以前我们很少关注文化产品的商业功能和市场效应,因此我们的文化产业一直比较孱弱。如果说城市文化是一条河流的话,那么文化创造是河的上游,文化消费是河的下游;文化创造是河的起源,文化消费是河的端口,两者不可偏废。
城市的文化创造和城市的文化消费是城市文化生存的两翼,比翼双飞才能使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态保持平衡,才能使这座城市展翅翱翔。
每年艺术节有一项惠民措施,那就是优惠票销售,演出票价更加亲民。那一天,市民总是早早赶来排队等候购买优惠票。有些老伯会一下子购买十几场不同剧目的票子,看着他们喜笑颜开的样子,我觉得这才是老百姓的节日。
我去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,看他们艺术节期间一个剧目《来自契诃夫的一封信》,1200个座位的场子竟可以连满十四场。
文化消费背后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。三十年以来,魔都的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,这些不会不波及文化消费。至于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在随时代而嬗变,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文化消费。(陈圣来)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中公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